close

large_food_challenge  

食物與情緒的關聯非常密切,例如巧克力能在大腦中釋放胺基酸,影響腦神經,產生正面積極的情緒;深色蔬菜則可提供身體充足的維生素與Omega-3,有效預防憂鬱症。

由於小朋友往往都有自己的食物偏好,甚至多少有些挑食,家長該如何慎選食材,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獲得充分營養,並藉由食物來穩定情緒,讓孩子的氣質加分,贏在起跑點,就全看家長的功力。

食物的好壞並非用最高級、最精緻、或最昂貴來衡量,而是要富含營養素,因此生活週遭隨手可取得的食材都可能是「好」的食物,以下便介紹幾種能讓心情變好的營養素。

 

色胺酸
被稱為「天然安眠藥」的色胺酸能分泌腦內的血清素,有助提升滿足感、情緒放鬆並減緩神經活動;若身體缺乏這種必須胺基酸,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或失眠現象,可多攝取牛奶、優酪乳、五榖雜糧、蛋、瘦肉、海藻、香蕉等來獲得。

酪胺酸
身為多巴胺的原料之一、也是腎上腺素前身的酪胺酸,可讓大腦釋放出心情愉悅的感覺,並有助減少憂鬱感。可從乳酪製品、香腸、熱狗、巧克力中獲得。

牛磺酸
常見於海鮮類食物的牛磺酸,可維持神經細胞膜的平衡,降低焦慮感。同時能協助人體膽固醇的代謝、合成膽汁、維持中樞神經與視網膜的正常運作,可多攝取蝦、牡蠣、蛤蜊、青花魚、沙丁魚、章魚等。

菸鹼酸
具有穩定情緒的作用,但須注意菸鹼酸容易在滾水中流失,建議以蒸、煎等方式烹煮料理。番茄、瘦肉、花生及肝臟類都富含菸鹼酸。

維生素C
可協助身體合成副腎上腺皮質激素,減少憂鬱情緒。菠菜、花椰菜等綠色蔬菜,還有柑橘、檸檬、葡萄柚、百香果、芭樂、草莓、木瓜、芒果、奇異果、哈密瓜等都含豐富維生素C。

不飽和脂肪酸
Ω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不僅可增進記憶力,還能對抗心理疾病。葵花籽油、核桃油、紅花油、大豆沙拉油和堅果類皆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。

鎂、鈣
相輔相成的鎂與鈣是天然的抗壓礦物質,可以協助身體吸收養分,維持神經物質的有效傳導,幫助緩和情緒與安定神經。可從牛奶、帶骨小魚、綠葉蔬菜、豆類、香蕉、巧克力及堅果中獲得。

最後介紹三道好心情食譜,家長們可以與孩子一同烹調,在享用美食的過程中增進親子關係,同時獲得好心情。
(永和耕莘醫院營養師 陳奕翰)

 


 

水果海鮮沙拉/4人份(295卡)

材料:
蝦仁30克、新鮮鮭魚肉35克、白煮蛋半個、小黃瓜30克、馬鈴薯70克、胡蘿蔔30克、沙拉醬1大匙、香蕉1根、橘子1個、櫻桃5個

作法:

  1. 蝦仁、鮭魚處理後分別燙熟。
  2. 小黃瓜、白煮蛋燙熟切丁備用。
  3. 馬鈴薯、胡蘿蔔切丁煮軟,壓成泥加入沙拉醬,拌入小黃瓜、白煮蛋、水果成沙拉泥。
  4. 將沙拉放入碗中成型後,擺上蝦仁、鮭魚、水果片即可。

功效:

  • 鮭魚富含Omega-3脂肪酸
  • 白煮蛋富含色氨酸、菸草酸
  • 水果、小黃瓜的維生素C豐富

 

味噌焗鱈魚/4人份(227卡)

材料:
鱈魚片60克、米酒3克、糖5克,干貝、洋蔥、味噌各10克、蘑菇5克、低筋麵粉20克、全脂鮮乳60克、乳酪絲15克、青花菜30克

作法:

  1. 鱈魚片洗淨放入味噌、米酒、糖和水拌勻醃約1小時。
  2. 魚片放入預熱烤箱160℃、烤15分鐘,取出置盤中備用。
  3. 將干貝、洋蔥、蘑菇、麵粉、牛奶煮成麵糊狀,淋在鱈魚片上。
  4. 灑上乳酪絲,放入預熱烤箱180℃、烤7-8分鐘。
  5. 花菜燙熟擺在鱈魚片旁裝飾即可上桌。

功效:

  • 鱈魚富含Omega-3脂肪酸
  • 乳酪、牛奶富含色氨酸、菸草酸、鈣
  • 花椰菜、蘑菇富含豐富維他命B群與維生素C
  • 蘑菇的色胺酸含量高,是天然血清素
  • 味噌為黃豆製品色胺酸含量高
  • 干貝的牛磺酸高

 


 

醬油豆腐雞/4人份(147卡)

材料:
去骨雞腿肉1隻、蔥段、薑片少許、醬油1大匙、冰糖、米酒適量、油豆腐6塊、胡椒粉少許

作法:

  1. 雞腿肉切成4~6塊,大小須適中,才能吸收醬油香氣,過大味道易淡、過小味道太濃。
  2. 蔥段、薑片入油鍋爆香,加入雞腿肉一起炒,讓油充分包裹住肉塊。
  3. 倒入1大匙醬油,再加少許冰糖、米酒。
  4. 放入油豆腐,加水,水量需淹過雞肉。加少許胡椒粉提味。水滾後轉小火,約煮15至20分鐘即可。

功效:

  • 雞腿肉、油豆腐皆含豐富的酪氨酸、色氨酸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早療喵 的頭像
    早療喵

    永耕早療園地

    早療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